“有人心梗送医后救回来了,有人却突然猝死没了”——近年来,年轻人猝死案例频发,也容易把心梗和猝死混为一谈。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心梗可能引发猝死,却不等于猝死。看懂它们的区别,不管是自己遇到还是身边人出事,都能更冷静应对,甚至抓住救命机会。
PART 01
心梗:心脏 “肌肉坏死”,大多有预警
心梗,全称 “心肌梗死”,本质是给心脏供血的 “冠状动脉” 被血栓堵死了。就像给心脏 “喂饭” 的管子断了,对应的心肌没了血液滋养,会慢慢坏死。但它不是突然致命的,大多有明显 “预警信号”:
① 疼得厉害还难缓解:典型的是胸口像被大石头压着、火烧一样疼,可能蔓延到肩膀、后背、脖子,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也没用,通常会持续 20 分钟以上,甚至几小时。
② 伴随症状多:疼的时候可能满头大汗、喘不上气,还会恶心、呕吐、头晕乏力,整个人特别难受。
③ 也有 “沉默型”:老人、糖尿病患者可能不怎么疼,只觉得胸闷、气短,容易被当成 “老毛病” 忽略。
大部分采取治疗措施的心梗是 “可救的”。在发病 2 小时 “黄金时间” 内送医,通过放支架、溶栓等方法打通堵塞的血管,就能减少心肌坏死,大部分人能救回来,后续按时吃药、调整生活习惯,还能正常生活。如果没有及时救治、心梗面积太大,或者诱发了严重心律失常,也可能往猝死发展。
PART 02
猝死:心脏突然 “停摆”,几乎无预警
猝死则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常见的“心源性猝死”,本质是心脏突然失去泵血功能,就像动力泵突然断电,全身器官(尤其是大脑)瞬间缺血缺氧,通常在症状出现 1 小时内就会死亡[1]。它的特点就是 “快” 和 “突然”:
发作通常无征兆:可能前一秒还在走路、吃饭、工作,甚至睡觉,下一秒就突然倒地,意识全无。
生命体征消失快:倒地后很快没了呼吸,摸脖子两侧的颈动脉也感觉不到跳动,留给抢救的时间只有 4-6 分钟。
心梗是主要诱因:如前,心梗时坏死的心肌会打乱心脏的电信号,引发 “心室颤动”—— 心脏不规律乱颤,没法正常泵血,这是导致心源性猝死常见的原因。但除了心梗,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等也可能引发猝死。
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如果身边没人会心肺复苏(CPR)、没有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几乎没机会挽回。即便抢救成功,大脑缺氧时间长了,也可能留下植物人等严重后遗症。
PART 03
关键应对:分清情况,别慌错步骤
不管是遇到心梗还是猝死,正确应对都很重要:
遇到心梗:别扛着,立刻送医
一旦出现胸口持续疼痛、大汗淋漓等症状,别想着 “忍忍就好”,马上停下活动坐下或躺下,让家人朋友拨打 120,等待救援时保持冷静,别紧张焦虑加重心脏负担。
遇到猝死:别等,先救再喊
看到有人突然倒地、没反应、没呼吸,立即让身边人去附近找 AED,立刻做心肺复苏:双手叠扣按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胳膊伸直垂直下压,每分钟 100-120 次,按 30 次做 2 次人工呼吸(不会人工呼吸就只按压)。AED 到了就按语音提示操作,除颤后继续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场。
PART 04
预防:心梗和猝死,防法相通
其实不管是心梗还是心源性猝死,预防方法都差不多,核心就是减少心脏负担、提前发现问题:
①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减少高盐、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避免熬夜,杜绝长期过度劳累。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若本身患有心脏疾病、存在心脏疾病高危因素(如肥胖、长期久坐等),或有心脏疾病家族史,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易导致心脏负荷骤增,大幅提升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② 控制三高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同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及时掌握病情变化,避免因指标失控损伤血管与心脏功能。
③ 定期开展心脏体检
中老年人、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
基础项目可包括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心电图;若存在异常或风险较高,需进一步完善冠脉影像学检查、心脏磁共振、心脏电生理等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冠脉狭窄、心肌病等潜在问题,做到早干预、早治疗。
心梗不是猝死,它有预警、能救治;猝死很突然、难挽回,但心梗是它的主要诱因。弄清这些区别,更好地保护自己及身边的人!
往期阅读
《世界急救日|AED操作不用慌!破除误区+4步操作,轻松学急救》
文献来源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关于猝死的定义
● 科室介绍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急诊科拥有专业高效的急救团队,在处理如心肺复苏、急性胸痛、常见心血管疾病、重症感染、各型休克的危、急、重症患者时,具有丰富的临床急救经验。
科室能够提供留观、静脉输液、急诊入院等常规急诊内外科医疗服务,设施齐全,设有预检室、抢救室、留观室及治疗室,配有急诊留观床位6张,抢救室床位2张。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内科是由国际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葛均波院士亲自组建,拥有一支上海知名心血管专家率领的有创新力的中青年医生队伍。团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